胡英宗
在這張照片裡,整個詩班共有42個人,是正常上台獻詩的人數,節慶則視實際需要而增加人數,每位團員都必須穿上正式的詩袍,紅白是英國最普遍的顏色。
前排是7-12歲,聲帶未變的兒童,稱choiristers,第二排是已經換了聲帶的青年,第三、四排則為成年人及長者,老中青三代同堂一起事奉,努力將自己的音程及節拍唱準,對位出甜美的和聲,底部低音有長者支撐,中音由青年人負責,高音部則由童聲在高處飄揚,各個都丹田力道充沛,音波自體腔共鳴至鼻竇或前額(未經聲帶),再將它向前推擠,以拋物線拋至會眾席的最後面。於是龐大的教堂空間全引起共鳴,口形則控制歌詞到字正腔圓,帶著歌詞的信息,震撼天地,讓會眾無不感動至極,而管風琴的搭配則增加了歌聲的張力,偶爾或輕聲的撫慰,最後一節也是信息及詩歌的最高潮,則由四位男童聲最高音trebles在至高之處,如天使飛揚,激起高潮,將讚揚的歌聲帶到天庭,彰顯三一神的榮耀,再畫上休止符。
西敏寺大教堂在四百年前,請了四十位專業教士,發起這個詩班,編寫歌曲(多數是聖經),譜上曲調,編成各教會收集的聖詩。話說這四十位教士也挑選對聲樂及音樂有興趣的會眾,加以訓練,並參加詩班。他們很快就發現男童聲女高音唱出來的音色要比女高音更加的清純可愛,是女生無法取代的,尤其是質優者,更可訓練成trebles,其歌聲在高處飄揚,製造高潮的功能,堪稱天下一絕。
於是教會就開辦了choiristers school,挑選質優的男生,以寄宿的方式,派遣音樂家,給予專業訓練,每位學生必須修練聲樂及三種樂器,學校同時提供優秀的神學、文學、數科及體育老師,讓學生們不至於與社會脫節,有一件工作是他們每天必須做的,就是六點鐘到七點鐘的晚禱(evensong),他們必須上台獻詩。星期六晚禱後可隨父母回家住宿一天,再回學校。
優質的詩班就是這樣的形成傳統,遍佈英國各地,有如雨後春筍,各大小教堂都競相仿效,開辦choirister schools,造就了無數的音樂人才,英國也因此常在合唱比賽中將大獎抱走,大不列顛也因此得了「全世界合唱最優秀的國家」之稱。
基督教的教會音樂可不侷限於聖詩,其項目可多著呢!有興趣者歡迎隨時賜教。感謝聖父、聖子、聖靈的同在能如時完成這篇短文,阿們!